慢性扁桃体炎可能由反复急性感染、邻近器官炎症扩散、免疫功能障碍、过敏反应及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治疗方式包括抗生素治疗、免疫调节、手术切除、局部物理治疗及生活习惯调整。
1、反复急性感染:
急性扁桃体炎未彻底治愈时,病原体持续潜伏在扁桃体隐窝内,导致慢性炎症。常见病原体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细菌。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择敏感抗生素,同时配合口腔清洁护理。
2、邻近器官炎症:
鼻窦炎、龋齿等邻近器官的慢性炎症可能通过淋巴或直接扩散波及扁桃体。患者常伴有鼻腔分泌物倒流、牙齿疼痛等症状。需同步治疗原发病灶,如鼻窦冲洗、龋齿填充等。
3、免疫功能障碍:
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发生扁桃体反复感染,可能与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有关。这类患者往往伴随乏力、易感冒等表现。可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并加强营养支持。
4、过敏反应:
过敏体质患者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可能引发扁桃体淋巴组织增生肥大。典型症状包括咽痒、阵发性咳嗽。需进行过敏原检测并避免接触,必要时使用抗组胺药物。
5、环境刺激:
长期吸烟、空气污染或干燥寒冷环境会持续刺激扁桃体黏膜,导致防御功能下降。患者常见咽干、异物感。建议改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湿度,戒烟并佩戴口罩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