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是丽鱼科罗非鱼属鱼类的统称,俗称非洲鲫鱼、越南鱼、吴郭鱼等,荤素兼食,生性贪食,植物性食物有藻类、高等植物碎屑及果实等,动物性食物有浮游动物、水生昆虫等,下面一起来看一看钓鱼人为什么讨厌罗非鱼吧!
一、原因论述
钓鱼人实际上只讨厌小罗非鱼,大罗非鱼还是颇受钓鱼人青睐的,原因是主要有二,其一是小罗非鱼非常贪吃,只要是能吃的从来都不挑食,在小罗非鱼多的地方要钓大鱼非常困难,其二是小罗非鱼闹窝很烦人,只要是有小罗非鱼的地方,不管钓哪个水层、用什么鱼饵,都避不开小罗非鱼闹窝。
二、摄食习性
罗非鱼是中下层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水体中下层活动,冬季则游到深水越冬,最适生存温度28~32℃,生存临界温度10~41℃,食性杂且生性贪食,其中植物性食物有藻类、高等植物碎屑及水生植物的根茎、枝叶、果实等,动物性食物有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和孑孓、摇蚊幼虫等水生昆虫。
三、常用饲料
1、自然饵料:钓罗非鱼可用自然饵料,常见的有蚯蚓、红虫、鸡肝、麦粒、米饭等,尤其是蚯蚓在任何季节、任何水域对罗非鱼都有超强的吸引力,在气温高的季节也可用麦粒等素饵。
2、商品饵料:钓罗非鱼可用商品饵料,常见的有龙王恨旗下的罗非风暴,钓鱼王旗下的疯杀罗非,老鬼旗下的生鲜钓饵巨非等,化氏旗下的罗非1号、罗非2号,天元旗下的罗非风暴等。
3、自制饵料:钓罗非鱼可用自制饵料,常见的有玉米粉、面粉、豆粉、麦麸等都可以自制罗非鱼饵料,为了增强诱鱼效果可加些虾粉、鸡肝粉等,事实上高手都是用自制饵料罗非鱼的。
四、避小钓大
1、钓点:大罗非鱼活的年头久,警惕性比小罗非鱼高,一般不会轻易进窝,经常在窝边徘徊,作钓时可用粉状商品饵加大颗粒谷物窝料打窝,然后用大颗粒谷物饵钓窝子半米到1米位置,这样可避开小罗非鱼争抢饵料。
2、钓钝:大罗非鱼警惕性比小罗非鱼高,一般不会离开底层到中、上层活动,而小罗非鱼则喜欢成群结队的在中、上层抢食饵料,因此作钓时可搓饵钓底快速避开小罗非鱼层,也可加大铅坠的重量让钩饵能够快速到底。
3、饵料:大罗非鱼喜欢吃清淡的饵料,小罗非鱼更喜欢吃腥味的饵料,因此可将饵料开硬些、清淡些,其中开硬饵是为了降低饵料雾化速度以确保到底后鱼钩上仍有饵料,而开淡饵则是为了降低小罗非鱼对饵料的兴趣。
罗非鱼是丽鱼科(慈鲷科)罗非鱼属鱼类的统称,俗称非洲鲫鱼、吴郭鱼、福寿鱼等,原产于非洲,我国先后引进了莫桑比克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齐氏罗非鱼等品种,下面一起来看一看罗非鱼和鲷鱼是不是一种鱼吧!
一、科属分类
1、罗非鱼:罗非鱼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辐鳍鱼纲、辐鳍鱼亚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丽鱼科、罗非鱼属鱼类的统称,常见种类有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等。
2、鲷鱼:鲷鱼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辐鳍鱼纲、辐鳍鱼亚纲、鲈形目、鲈亚目、鲷科鱼类的统称,常见种类有真鲷、黄鳍鲷、黑鲷、平鲷、二长棘鲷、四长棘鲷等。
二、形态特征
1、罗非鱼:罗非鱼体长椭圆形,高而侧扁,背部隆起,腹部圆,鳞大,圆形,背鳍发达,腹鳍末端伸达肛门,臀鳍与背鳍鳍条部相对,尾鳍末端钝圆形,体侧、尾鳍上具多条纵向网状斑纹,体色呈灰褐色,鳞片边缘呈暗色。
2、鲷鱼:鲷鱼体呈长椭圆形,高而侧扁,头大,口小,上下颌牙前部圆锥形,后部臼齿状,体被栉鳞,背鳍和臀鳍具硬棘,背鳍间无缺刻,臀鳍与背鳍鳍条部相对,尾鳍叉形,体呈银红色,腹部呈银白色,尾鳍边缘呈黑色。
三、栖息环境
1、罗非鱼:罗非鱼是中下层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水体中下层活动,冬季则游到深水区越冬,最适生长温度28~32℃,生存临界温度10~41℃,水温低于15℃时处于休眠状态,水温低于10℃时会被冻死,适应性极强,在淡水和海水中均能生长、繁殖。
2、鲷鱼:鲷鱼是近海底栖性鱼类,常栖息在近海水深5~150米的岩礁、砂砾及沙泥底质的海域,最适生长温度20~28℃,生存临界温度4~36℃,水温低于9℃时处于休眠状态,水温低于4℃时会被冻死,生存盐度范围4~35‰,最适生长盐度10~30‰。
四、食物习性
1、罗非鱼: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植物性食物有藻类、高等植物碎屑及水生植物根茎、枝叶、果实等,动物性食物有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和孑孓、摇蚊幼虫等水生昆虫。
2、鲷鱼:鲷鱼是杂食性鱼类,生性贪食,主要以贝类等软体动物、多毛类、小型鱼类、虾类、蟹类、海星、海藻等为食,并能利用尾部挖掘藏匿在海底的贝类、环形动物等。
综上所述,罗非鱼和鲷鱼是两种不同的鱼类,其中罗非鱼是丽鱼科罗非鱼属鱼类的统称,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而鲷鱼则是鲷科鱼类的统称,我国渤海、黄海等近海海域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