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是短尾下目甲壳动物的统称,在生物分类学上与虾、龙虾、寄居蟹是同类动物,因营养丰富且肉质鲜嫩而备受青睐,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常见的有中华绒螯蟹、青蟹、梭子蟹等,下面来看一看螃蟹蒸多长时间最好吃吧!
一、最佳时间
螃蟹蒸多长时间最好吃主要取决于个体大小,个体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例如3两以内的螃蟹水开后再蒸10分钟即可,3~4两的螃蟹水开后要再蒸12分钟,超过4两以上的螃蟹水开后要再蒸15分钟,计算方法是从3两蒸10分钟开始每重1两就多蒸2分钟。
二、水温论述
螃蟹可以用冷水蒸,亦可用热水蒸,用冷水蒸出来的螃蟹色泽分明、外型漂亮且不容易断腿,尤其是经冰冻的螃蟹一定要用冷水蒸,这样才能逐渐解冻使螃蟹均匀受热,用热水蒸出来的螃蟹则能更好的锁住螃蟹的鲜味并能避免营养物质过多的流失。
三、禁忌人群
1、脾胃虚寒:螃蟹不适合脾胃虚寒人群食用,原因是螃蟹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人群食用螃蟹容易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
2、过敏体质:螃蟹不适合过敏体质人群食用,原因是螃蟹中富含外源性蛋白等过敏原,过敏体质人群食用后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3、痛风患者:螃蟹不适合患痛风的人群食用,原因是螃蟹中富含嘌呤,嘌呤的代谢产物是尿酸,痛风患者食用有可能加重病情。
四、注意事项
1、螃蟹绝不能过量食用,原因是螃蟹性寒凉且富含蛋白质,过量食用容易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群更是要尽量少吃或不吃螃蟹。
2、生螃蟹绝对不能食用,原因是生螃蟹可能含有肺吸虫、肝吸虫、裂头蚴等寄生虫,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螃蟹很容易引发肺吸虫病、肝吸虫病、裂头蚴病等寄生虫病。
3、死螃蟹绝对不能食用,原因是螃蟹死亡后体内的细菌便会大量繁殖并分解氨基酸产生组胺、类组胺等有毒物质,若继续食用极易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
螃蟹是短尾次目甲壳动物的统称,全世界约4700种,我国约800种,食用的主要有梭子蟹(三疣梭子蟹、远海梭子蟹)、青蟹、中华绒螯蟹(大闸蟹)等,很多人都知道死螃蟹不能吃,下面来看一看刚死的螃蟹能不能吃吧!
一、食用论述
刚死的螃蟹能吃。螃蟹喜食各种腐烂的动物尸体,本身就有大量的细菌、寄生虫等有害物质,在螃蟹活着的时候能分泌特殊物质抑制细菌繁殖,一旦死亡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并分解蛋白质组胺、类组胺等有毒物质,继续食用可能发生食物中毒,但刚死的螃蟹一般都可继续食用。
二、保存条件
1、常温:常温是指一般温度或室温,在常温条件下螃蟹死亡超过半小时就不能再食用,原因是螃蟹死亡后体内的细菌会大量繁殖并分解氨基酸产生组胺、类组胺等有毒物质,若继续食用极易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
2、冷藏:冷藏是指温度在-2~8℃,在冷藏条件下螃蟹死亡不超过6~8小时仍可食用,原因是冷藏环境下虽然有部分耐寒性强的细菌在繁殖,但繁殖速度非常慢,在这种环境下只要螃蟹的死亡时间不超过6~8小时就仍可食用。
3、冷冻:冷冻是指温度在-18℃以下,在冷冻条件下螃蟹死亡不超过24小时仍可食用,原因是冷冻环境下细菌不管是滋生还是繁殖速度都很缓慢,死螃蟹不能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细菌滋生产生了大量组胺、类组胺等有毒物质。
三、禁食部位
1、蟹鳃:螃蟹的鳃部不能食用,原因是蟹鳃和鱼鳃一样都起着过滤作用,往往有很多脏东西,打开蟹壳后蟹身上两排灰色、扇状、软绵绵的组织就是蟹鳃,吃螃蟹时要扔掉。
2、蟹心:螃蟹的心脏不能食用,原因是螃蟹性寒,而蟹心又是螃蟹最寒的部分,打开蟹壳,在蟹中央一块黑色膜衣下,连接着蟹腮的白色六角形就是蟹心,吃螃蟹时要扔掉。
3、蟹胃:螃蟹的胃部不能食用,原因是螃蟹属杂食性动物且喜食腐肉,胃里有很多脏东西,打开蟹壳可以看到在壳上沾有些蟹黄,蟹黄下面的三角包就是蟹胃,取下来丢掉。
4、蟹肠:螃蟹的肠子不能食用,原因是蟹肠里都是螃蟹的粪便,位于螃蟹脐盖上且呈黑色,将螃蟹腹部脐盖掀开后可发现脐盖内有条与蟹身相连的黑线,这条黑线就是蟹肠。
四、注意事项
1、螃蟹不适合脾胃虚寒人群食用,原因是螃蟹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人群食用螃蟹容易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
2、螃蟹不适合过敏体质人群食用,原因是螃蟹中富含外源性蛋白等过敏原,过敏体质人群食用后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3、螃蟹不适合患痛风的人群食用,原因是螃蟹中富含嘌呤,嘌呤的代谢产物是尿酸,痛风患者食用有可能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