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嘴红鲌是鲤科红鲌属鱼类,别称翘嘴鲌、大白鱼、噘嘴鲢子等,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水域中,尤以湖北、安徽、黑龙江等地最集中,每年6~7月份和10~11月份为捕捞旺季,下面一起来看一看翘嘴红鲌的生活习性及特点吧!
一、中上层鱼类
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最大的个体达10千克左右,分布较广,长江干流和支流及其所属的湖泊、黄河水系的东平湖、珠江水系、红水河、滦河流域的某些水库和白洋淀等水域都是栖息地,喜欢在河湾、湖湾、港汊等浅水、缓流、水草多、昆虫多的水域,也经常在有人洗菜、淘米的水域、进水口觅食。
二、肉食性鱼类
翘嘴红鲌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鱼类,苗期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虫为食,50克以上主要吞食小鱼小虾,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有时也跳出水面捕食贴近水面低飞的昆虫,一年四季不论是春雨炎夏还是秋闷寒冬,只要有摄食条件总是不停地吞食,人工养殖全过程均可投喂人工饲料如豆浆、黄粉、鳗料、蚕蛹粉、花生麸、黄豆饼或鱼糜、鱼浆、鱼粒等。
三、广温性鱼类
翘嘴红鲌为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0~38℃,摄食水温3~36℃,最适水温15~32℃,最佳生长水温18~30℃,繁殖水温20~32℃,适应性与抗病力极强,生存水体能大能小,抗逆性强,病害较少,能耐低氧,同一池塘的四大家鱼即使缺氧浮死翘嘴红鲌也不一定浮死,当然水体溶氧高则能提高饵料利用率、加快生长速度、增加养殖密度与增强抗病能力。
四、生长迅速快
翘嘴红鲌生长迅速,粗生粗养,体型较大,最大个体达8千克以上,常见野生个体为50克至3千克,人工养殖的鱼苗,一周年达0.6~1千克,两周年可达2~3千克。一般而言苗期至体重100克期间生长较慢,100~200克生长稍快,200~300克生长较快,300~2500克生长最快,3000克以上生长速度逐渐降低,一批翘嘴红鲌苗其生长速度相对一致。
五、溯河产卵性
翘嘴红鲌有明显的溯河产卵习性,每年5月中,逐渐进入性成熟阶段,6月中旬至7月中旬(农历芒种后10天至小暑后10天)为生殖盛期,8月上旬结束,雌鱼怀卵量为15~20万粒公斤,产卵场多数在水库上游和湖泊上风近岸带,由于水温、水位、流水等条件的不同产卵时间提前或退后,卵在湖泊近岸浅滩的水生植物、砾石、硬泥上发育,约经48小时孵出仔鱼。
翘嘴红鲌是闻名遐迩的“太湖三白”之一,别称翘嘴巴、翘鲌子、鱼翘壳等,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各水域,尤以湖北、安徽、黑龙江分布最集中,最大的个体可达10千克以上,下面一起来看一看翘嘴红鲌是什么鱼类吧!
一、鱼种论述
翘嘴红鲌是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最大个体达10千克以上,广泛分布于长江干流和支流及其所属湖泊,黄河水系的东平湖、珠江水系、红水河,滦河流域的某些水库和白洋淀等水体中,喜欢在河湾、湖湾、港汊等浅水、缓流、水草多、昆虫多的水域,也经常在有人洗菜、淘米的水域、进水口觅食。
二、食物习性
翘嘴红鲌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鱼类,苗期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等为食,50克以上时主要吞食小鱼、小虾,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甚至跳出水面捕食贴近水面低飞的昆虫,人工养殖时可投喂豆浆、黄粉、鳗料、蚕蛹粉、花生麸、黄豆饼、鱼糜、鱼浆、鱼粒等饲料。
三、饵料配制
1、窝料:钓翘嘴采用做大窝方法,用商品饵加菜籽饼、麦麸、白面等混合捏成铅球大的饵团抛入钓点后就可开钓,不必等待发窝,之后不时地向钓点中抛饵,确保窝子内始终有饵。
2、钓饵:钓翘嘴可用腥或腥香型商品饵,但要适当添加虾粉、赤尾青等醒饵,也可用小鱼、小虾肉、泥鳅等,还可用蝼蛄、蟋蟀、蚂蚱、蟑螂、小飞蛾等,另外用拟饵效果也不错。
四、作钓技巧
1、垂钓时间:翘嘴红鲌嘴大贪吃,春未至秋初喜欢在水面上追食虫蛾,夜晚食性也很强,晚上八时至十二时用活的虫蛾作诱饵很容易钓到。
2、钓具选择:翘嘴红鲌垂钓时要用较粗的钓线,细了钓到大鱼易断线跑鱼,通常情况下用十磅到十二磅的尼龙丝较理想,鱼竿以硬竿为佳。
3、钓饵选择:翘嘴红鲌可以用软饵路,也可以用活的蝼蛄、蟋蟀、蚂蚱、蟑螂或小飞蛾,但是穿饵时钩子不可挂得过深,挂深了虫子易死。
4、垂钓方法:翘嘴红鲌可不用铅坠和浮漂,只需手拿钓竿不时上下点动吸引鱼儿吃钩,当竿梢微微颤动时可提竿,挂住鱼后慢慢拉上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