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身高缩短、易发骨折、驼背畸形四个典型症状。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女性中高发,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量流失加速密切相关。
1、腰背疼痛:
持续性钝痛是早期常见表现,疼痛多位于脊柱两侧或下腰部,久坐、久站后加重。这与椎体骨小梁微骨折有关,X线检查可见椎体骨密度降低。建议通过骨密度检测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骨吸收。
2、身高缩短:
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身高下降3厘米以上,多发生在胸腰段脊椎。骨折初期可能无症状,随病程进展出现脊柱变形。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治疗,严重时需椎体成形术干预。
3、易发骨折:
轻微外力即可引发桡骨远端、股骨颈等部位骨折,骨折风险随骨密度降低而增加。雌激素缺乏使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形成与吸收失衡。雷洛昔芬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可降低骨折发生率。
4、驼背畸形:
多发椎体骨折导致脊柱后凸畸形,俗称"老年驼背",伴随胸廓变形可能影响心肺功能。康复训练可改善姿势,必要时需佩戴支具。定期监测骨转换指标对评估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建议每日摄入800-1200毫克钙质,优先选择奶制品、豆制品及深绿色蔬菜;维生素D补充需达到400-800国际单位,适当日照有助于皮肤合成。坚持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可刺激骨形成,避免吸烟饮酒等加速骨流失的行为。骨密度检查应每1-2年复查,出现不明原因疼痛或身高骤降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