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人生已达暮年,你是否还会追逐新的梦想?
最近,一位93岁的奶奶成为北京某养老社区的“90后”直播网红,还上了《人民日报》的微博。
说起这位奶奶,可不简单,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师从梁思成,90岁开讲宋词,喜欢写作,已经出过3本著作。
这位奶奶名叫钮薇娜,系吴江名门之后,她的父母都是吴江松陵人,祖宅在松陵的北新街。

“七七事变”后,钮薇娜避难松陵,改革开放后,她调研黎里民居,为黎里古镇的保护开发出谋划策。
师从梁思成 倾心建筑学
钮薇娜老人告诉记者,她1946年考进清华大学,那时候梁思成刚开始在清华大学创办营建学系(建筑系前身)。梁思成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精神、敬业的工作态度,深深影响了她的一生。

“他的学识非常丰富,工作态度极其认真,跟梁老师朝夕相处了几年,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 钮薇娜回忆道,他们学生那时候常去梁老师家里。那段时间,梁老师的夫人林徽因正好在家养病,看到桌上放着她年轻时候的照片,他们都看傻了,真是一个大美人。
“林徽因先生非常健谈,知识面丰富,她一个人可以说上一两个小时,从她的谈话中,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钮薇娜说。
1950年底,钮薇娜从清华大学毕业,退休前,她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将钮薇娜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参与设计的两栋建筑——自北京迁至东营的北京石油学院大礼堂和图书馆确定为东营市首批历史建筑。这件事使她有点喜出望外,她觉得自己没有辜负梁思成老师和母校的培育,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钮薇娜告诉记者,今年是梁思成诞辰120周年,前段时间,她特地去了一趟清华大学。
共事费孝通 建言吴江县
“从中山路到公园路这一段,原来就是松陵的北新街,现在是永康路的东段了。原来这里人家很多,前面还有一个旧的震泽县县衙门,现在全拆了。”在人来人往的永康路上,松陵地方文史爱好者马常宏向记者介绍道,现在唯一还能感受历史街名的,就是当初扩建永康路的时候建的一座桥,起名北新桥。
钮薇娜系吴江名门之后,1902年,钮薇娜的父亲钮泽全就生于北新街,被称为“江中俊才”的钮泽全,1949年后在北方交通大学任教授。其一生为我国铁路交通及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曾护送孙中山灵柩。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钮薇娜参与村镇规划工作,曾和费孝通等一起在吴江开展小城镇保护方面的工作。在黎里镇调研民居时,面对将被拆除的古镇,她和同事尚廓提出了保护古镇的建议和设计示意方案。
“那个时候都在大拆大建,我和同事都觉得黎里很有特色,一条河两岸的老房子,拆了太可惜,我们两个人提了建议,他画了一个示意图,我写了一个文字的报告。”
钮薇娜他们的建议书后由费孝通转交县委县政府,为黎里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称号作出了贡献。
跨界古宋词 网课夕阳红

钮薇娜虽然学的是建筑设计,但她爱好文学艺术,喜欢写作,退休以后,已经出版了3本著作。
“在兰州读高中的时候,那时候还是解放前,我们语文老师很喜欢古诗词,教了我们很多唐诗宋词,受他影响,那时候我们全班同学都变成了诗词爱好者。”

疫情期间,90多岁的钮薇娜化身宋词网络主播,不经意间的网上授课,让她成为了养老社区的“90后”网红,还上了《人民日报》的微博。

“我觉得课程要有系统,我就画上每一年的坐标,公元多少年,这一年是哪个皇帝,词人生活在哪个年代,期间发生了什么事,都填在一张表上,这个有点像做工程,看着一目了然。”钮薇娜独创的“建筑工程进度表”式的方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人前来听她讲宋词。
鲈乡桑梓地 垂虹诗词间
钮薇娜说,现在海外的一些中国老人也在听她的课,这让她感到很有成就感。之后她又花了不少精力,将讲稿增补修订,准备在今年年底出版。钮薇娜退休前是一名高级建筑师,退休后开讲宋词对她来说也是过一把教师的瘾,“我们家就我一个人没有当过老师,我妹妹是幼儿园老师,我母亲年轻时候是小学老师。”
我表姐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专业水平高,还写书,英语水平比我这个英语老师还高。
家住鲈乡三村的杨觉是吴江中学的退休教师,说起这位表姐,杨觉奶奶很是自豪。
记者了解到,“七七事变”之后,钮薇娜在外公家住了一段时间,就在原松陵镇的六子街(现流虹路的一条支弄),后来又在吴江的乡下避难。钮薇娜回忆称,外公家是一所大宅院,她回吴江的时候一般都住那里。1969年冬天,因为当时母亲在吴江,她又在吴江住了一个多月。
“我们刚刚通了电话,她说等年底新书出版了,就邮寄给我。”杨觉说。在所有诗词中,钮薇娜感到最亲切的是有关垂虹的诗词,其中尤喜姜夔的《过垂虹》,她说因为那是她的故乡,每次念起来,总是情意绵绵。
为我们的“宋词奶奶”点赞!
责编:邓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