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高考语文结束了,河南用的是全国乙卷,作文题目内容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初看这个题目感觉好难,作为一个高考结束了十几年的老高考生,感觉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不容易了。细分析来看,题目更注重的是孩子独立思考能力,记得十几年前自己写作文多是背几个小段子名人事迹名言警句,分数都还差不多,而现在照搬照抄句子就想拿高分是不可能的了,现在孩子的基础知识面越来越宽,几年了作文都是以古文引入的,古文基础不好题目都读不懂了,现在学校教育是越来越注重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了,这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如果是你,今年的题目你会怎么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