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孙正义又重回日本首富宝座,这位曾宣称人类终将活到200岁的首富,又一次创造了财富圈的神话。
被称为“投资大帝”的他,自1981年创立软银开始,迄今为止在全球投资的公司已达600家,为人所熟知的是2000年对马云阿里巴巴8000万的三轮投资,让孙正义收获了2000倍的收益。
高额回报的背后往往是对未来预测的准确判断,而孙正义对未来社会发展和行业的判断,已是翘楚中的佼佼者。
对于未来社会的预测,孙正义认为在300年后人类终将能活到200岁。

一、扬言人类能活到200岁,孙正义目光长远
沉浮创业三十余载之后,孙正义对未来有着独特的看法。他认为300年后,人类在科技的助力下,能够活到200岁,到那时80岁就只是青年人。
对于200岁的大胆预测,孙正义并非夸夸其谈,而是很早就有了准备。在十年前的股东投资大会上,孙就展示了脑接芯片、机械手臂送礼、克隆生物的未来场景画面。这是孙正义向大众首次公开自己对未来社会场景的畅想,他相信这样的技术能够带给人类益处。
不仅如此,孙正义还详细描述了未来社会的形态,他认为300年后的人类会集中研究生物技术、心灵感应、生命延长等行业发展,这些研究让未来的社会如同小说《三体》一样变得更加科幻。

为此,孙正义提出了未来企业300年愿景计划,即建立一个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美好世界。
根据该计划的设想,孙正义联合微软、苹果以及富士康等公司,共同组建了1000亿美元的“愿景”基金。该基金旗下的投资几乎囊括了所有未来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对于如此大手笔的投资,孙正义认为在信息革新技术的助推下,对于一些有未来前景又需要大手笔投资的行业,应以更长远的眼光考虑。300年的愿景计划,需要更早地为未来布局。

二、 200岁的大胆预测,孙正义是否过于乐观
尽管孙正义关于人类能够活到200岁的预测很大胆,但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或许对未来寿命的提高,我们有足够的信心。
18世纪之前,大多数地区的平均年龄只有37岁,主要原因为战争或者天灾人祸。不过随着300年间工业浪潮的不断推进,抗生素等重要物品的发明、卫生条件的改善等,大大提高了人类社会的整体生存能力。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统计,21世纪以来,大部分地区平均年龄已提高到了70岁以上,比300年前提高了1倍之多。
但过去的技术发展还不足以让我们对孙正义的预测信服,这需要严谨的科学论证。

1965年,Leonard Hayflick提出,普通人类细胞只能分裂52次,其细胞端粒会随着每次分裂而变短,逐渐无法承载遗传信息停止。细胞每次分裂的周期是2.4年,这意味着人类只能活到120多岁。
但随着21世纪生命技术领域的突破,海夫利克理论似乎并不再适用。
2019年,Hisayuki Amano实验室在研究细胞端粒的项目上取得突破,其论文发表在知名刊物《cell》上。该团队宣布细胞端粒长度可被维持,或可增加细胞周期次数。其维持长度的mito端粒物质在人体和自然环境中均发现存在。如果该研究被证明,或许我们能够突破120岁的年龄限制。
对于该物质的研究,哈佛实验室的辛克莱教授早已有了多年经验。在《自然》杂志的百年抗老主题中,辛克莱发表了自己的论文,他指出该物质不仅有抗老作用,还能提升身体精力。为此一些有钱人听闻专门打电话向实验室询问。
而该物质后被辛克莱证实采用了“港基因”的原料。据了解,“港基因”是目前有全酶法生产工艺完整产业链的唯一品牌,此外还拥有数个领先于世界的技术工艺,能通过多次循环利用降低成本。

三、未来实现200岁,富豪或成首批受益者
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补充剂,正成为富豪们受益产品之一。
1957年出生的孙正义已有64岁,身体健康问题成为他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之一。尽管此前他表示,自己想做到7、80岁,参与软银300年的愿景计划。
事实上,不止孙正义,世界上部分知名公司CEO都正面临着年龄增长的问题。 93岁的地产大亨李兆基曾说如果可以,我愿意用1000亿来换取三十年的青春。而93的巴菲特也扬言想健康地活到100岁。甚至于93岁的首富李某人,曾在服用类似抗老物质后,还斥资2000万美元投资该公司。
富人似乎普遍害怕变老,因此关于能否抗老的产品在近年来成为富人圈热议话题之一,而李某人此前的背书让新一代的港基因这类产品再度成为热点。

618当天电商数据显示,港基因成交量纷纷大涨。开场仅仅8分钟,亰-东平台成交量同比上升1000%。单日暴涨144倍,成为当日健康补充领域的领头者。此外,为保证市场占有率,港基因不仅拿出10亿升级定向酶工艺,还投资20亿在宁波建成100吨规模的生产工厂。
从过往历史的经验我们发现,随着近代社会工业革新技术的持续发展,诸如这种抗老的新技术成本终会降低。现在富人正在成为首批受益者,不过普通人群也能将在未来受益。
而对于孙正义200岁的预测,未来300年或许就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