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知名分析机构 ICinsights 发布了全球前15大半导体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表现情况。
据报告显示,在前15名半导体厂商中,共有8家总部在美国的厂商入围,分别是因特尔、高通,博通,英伟达,德州仪器(TI)、苹果、美光(Micron)、超威半导体(AMD);韩国(三星、SK海力士)、中国台湾(台积电、联发科)和欧洲(意法半导体 、英飞凌)都分别有2家厂商上榜;日本仅有铠侠(Kioxia)一家;而中国大陆地区没有一家厂商上榜。

上榜的厂商中,台积电是唯一的纯晶圆代工厂商,六家为无晶圆厂,其他都是IDM。如果把纯晶圆代工的台积电排除在外,那么荷兰的NXP将会入围,NXP在2021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为25.03亿美元。
总体来看,这15家厂商在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实现了21%的增长,比2020年同期的18%增长了3个百分点。除排名第15位的日本厂商铠侠(Kioxia)外,其他厂商一季度的营收到高于30亿美元;显然,想要进入排名前15的厂商一季度营收必须达到至少26亿美元。
在这个名单中,新进入的厂商联发科和超威半导体(AMD),取代了先前的华为海思和索尼的位置。海思2020年第一季度排名第12们。但由于受到美国制裁的影响,华为海思自2020年第四季度起,就无法向台积电购买芯片,市场上也没有了海思麒麟。

偌大的中国大陆地区,今年竟没有一家厂商进入前15名,实在令人汗颜。
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中国大陆还有哪家半导体厂商有潜力成为“第二个海思”呢?好消息是,国内厂商早已有行动。

2017年小米就成功推出了“澎湃S1”芯片;澎湃S1不只是CPU,更是自主研发的SoC 平台,包括CPU、GPU、ISP、射频基带等手机核心组件。在更早的2010年,小米还推出了自己的MIUI(米柚)系统,至今MIUI已经拥有国内外1亿的发烧友用户,享誉中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荷兰、瑞士、巴西、印度等近20个国家。
另一家国际手机巨头OPPO于2020年2月正式启动自研芯片计划,代号为“马里亚纳计划”。OPPO也在2013年推出了ColorOS 1.0系统,现在ColorOS已经是坐拥2.5亿用户群的操作系统。据OPPO官网显示,截至2021年3月初,OPPO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60000件,全球授权数量超过26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超过53000件。
小米和OPPO都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厂商,研发实力不容小觑,假以时日,上榜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