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是中国传统的水产珍品,学名中华绒螯蟹,亦称河蟹、毛蟹、清水蟹等,我国北起辽河、南至珠江均有分布,因肉鲜味美且极富营养价值而备受青睐,素有“蟹中之王”的美誉,下面来看一看大闸蟹蒸多长时间最佳吧!
一、蒸蟹水温
大闸蟹可以用冷水蒸,亦可用热水蒸,其中用冷水蒸出来的大闸蟹色泽分明、外型漂亮且不容易断腿,尤其是经冷藏后大闸蟹一定要用冷水蒸
二、最佳时间
大闸蟹蒸多长时间最佳取决于个体,个体越大所需的时间相对越长,例如蒸3两以内的大闸蟹水开后再蒸10分钟即可,蒸3~4两的大闸蟹水开后要再蒸12分钟,蒸超过4两以上的大闸蟹水开后要再蒸15分钟,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是从3两蒸10分钟开始每重1两就多蒸2分钟。
三、公母对比
1、母蟹:母蟹有蟹黄,蟹黄是母蟹的性腺、消化腺和未排出体外的卵细胞,蒸熟后呈橘黄色、橘红色或深黄色硬块状,用力按压会变成粉末状,但整体上质感还是比较硬的,到农历九月母蟹的蟹黄最丰满,此时是吃母蟹的黄金时间。
2、公蟹:公蟹有蟹膏,蟹膏是公蟹的副性腺及分泌物,一般呈青白色、半透明果冻状,蒸熟后呈半透明、有黏性的胶质状,到农历十月公蟹的副性腺异常发达,可占据生殖系统大部分,甚至能将蟹壳顶起,此时是吃公蟹的黄金时间。
四、禁忌人群
1、脾胃虚寒:大闸蟹不适合脾胃虚寒人群食用,原因是大闸蟹性寒,脾胃虚寒的人群食用大闸蟹容易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
2、过敏体质:大闸蟹不适合过敏体质人群食用,原因是大闸蟹中富含外源性蛋白等过敏原,过敏体质人群食用后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3、痛风患者:大闸蟹不适合患痛风的人群食用,原因是大闸蟹中富含嘌呤,嘌呤的代谢产物是尿酸,痛风患者食用有可能加重病情。
大闸蟹是中国传统的水产珍品,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弓蟹科绒螯蟹属甲壳动物,学名中华绒螯蟹,亦称河蟹、毛蟹、清水蟹等,我国北起辽河、南至珠江均有分布,素有“蟹中之王”的美誉,下面来看一看大闸蟹死了能不能吃了吧!
一、冷冻环境
在冷冻环境下大闸蟹死亡不超过24小时仍可食用,所谓冷冻一般是指温度在-18℃以下,这种条件下细菌的繁殖速度非常慢且大部分细菌都处于休眠状态,而死大闸蟹不能吃的根本原因又是细菌滋生产生了大量的组胺、类组胺等有毒物质。
二、冷藏环境
在冷冻环境下大闸蟹死亡不超过6小时仍可食用,所谓冷藏一般是指温度在-2~8℃以内,这种条件下细菌不是很活跃,但仍有部分耐寒性强的细菌在活动,若继续食用容易食物中毒,但冷藏条件下6小时之内死了的大闸蟹还是可以食用的。
三、常温环境
在常温环境下大闸蟹死亡超过半小时就不能食用,所谓常温(亦称室温)一般是指25℃,这种条件下大闸蟹死亡后体内的细菌立即会大量繁殖并分解氨基酸产生组胺、类组胺等有毒物质,若继续食用极易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
四、注意事项
1、大闸蟹体内的细菌本身就较多,活着时大闸蟹尚能分泌特殊物质抵抗细菌繁殖,一旦死亡体内的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并分解氨基酸产生组胺、类组胺等有毒物质。
2、大闸蟹死了能不能吃取决于温度,冷冻环境下死亡不超过24小时仍可食用,冷冻环境下死亡不超过6小时仍可食用,而常温环境下死亡超过半小时就不能再食用。
3、大闸蟹一般情况下不建议生食,原因是大闸蟹体内可能含有肺吸虫、肝吸虫、裂头蚴等寄生虫,生食大闸蟹或食用未完全煮熟的大闸蟹死很容易感染寄生虫病。